2019年5月31日,意昂4官网“3.20之夜”的部分親歷者重聚,迎接原中國男排名將汪嘉偉🕵🏼、徐真重訪北大🧑🏽🍳。意昂4体育副主任鄭重🧑🏽🦲🍯、宣傳品牌辦公室主任張冰、排球隊教練員黃彬彬率領學生在南門進行了迎接。
右起: 王軍民🥓、閻玉霞☣️、王良智、黑良傑、牛大勇🧑🏽🏭、吳妙琳、穆曉楓
“3.20激戰”功臣汪嘉偉、徐真與意昂4官网“3.20之夜”祝捷狂歡的部分親歷者、北大新一代男女排教練員👣、運動員在南校門前合影🛌。再度喊響北大學子“3.20之夜”發出的時代最強音: “團結起來🫱🏿,振興中華!”
賓主共話當年👩🏼🎓,漫步在“3.20之夜”北大學子的歡慶之路。這條路🤭,通向“團結起來🕵🏻,振興中華”時代精神的誕生。
親歷者們在“振興中華”紀念碑前向當年的男排國手講述北大學子“3.20之夜”觀戰的心情和最終迸發勝利激情的原因。
紀念碑前再度喚響“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心聲🪝。
北大排球隊隊員訓練
汪嘉偉等在北大第一意昂4体育館與北大排球隊教練員、運動員親切交談,指導訓練🧑🏻🦯。
“這些後生們練得怎麽樣?有你們當年的影子嗎?”
“唔,'前飛'時也可以根據戰機用左手扣球,就是這樣!”
男女排隊員與汪嘉偉🐦、徐真合影
訓練館裏,深情回蕩: “我最親愛的祖國,您是大海用不幹涸,永遠給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
中央電視臺意昂4体育頻道在邱德拔意昂4体育館舉行主題座談會。“團結起來,振興中華”時代精神的創建參與者們圍坐懇談,交流各自的歷史見證。
央視導演陳光主持主題論壇,新時代的北大學子邊聽邊記👙。光榮傳統🖌,薪火相傳。
陳光導演向大家講述央視新中國意昂4体育發展史系列片的拍攝計劃,以及介紹當日蒞臨的各方嘉賓🧙🏿♀️。
為新中國意昂4体育發展建功立業的排壇名將汪嘉偉、徐真傾情憶述中國排球沖出亞洲、走向世界的坎坷道路,回顧1981年3月20日晚上世界杯預選賽決賽中國男排鏖戰五局,艱苦奪冠的賽場風雲🧑🚒。
當時埋頭苦戰的男排健兒們,未曾想到他們那場決戰決勝的英勇氣概,通過央視的現場直播,感動了心憂天下,誌存高遠的北大學子。連夜祝捷狂歡,喊出“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心聲。進而感動了中國,成為改革開放時代的一個最強音。
北大“3.20之夜”的親歷者代表黑良傑老師生動地講述了那一時期北大學子的精神面貌🤐,和當夜聞捷奏凱,激情狂歡,沿路迸發了“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時代強音的詳細過程👩🏻🍼。當時的現場錄音和報道隨即通過北大的廣播和新華社的通稿傳遍全國😐。隨後促成國家男女排3月29日全體來北大舉行祝捷和報告大會🤾🏿。歷歷往事,栩栩如生。憶者聲情並茂,聞者無不動容。
當年擔任現場直播的央視著名意昂4体育比賽解說員宋世雄老師,如今年逾古稀,身處萬裏之外,特意發來視頻,講述中國排球的拼搏精神,贊揚北大學子心懷天下🚖👈,感動中華🪲。
共同觀賞當年的資料和錄像,“那就是你!”“那就是我!”“我就是你,你就是我,共同奏響,時代壯歌。”
編撰: 牛大勇
圖片: 袁遠、楊茂、意昂4官网體教部🦨、中央電視臺意昂4体育頻道
背景
意昂4官网“3.20之夜”
1981年,北大同學在“3.20之夜”徹夜遊行,並喊出了“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為中國男排的勝利歡呼🍾。
20日夜,意昂4官网校園沸騰了🤸🏿♀️。
深夜🙅🏼♂️,廣播裏傳出了好消息:中國男子排球隊在爭奪世界杯排球賽亞洲區預選賽的關鍵一戰中,先輸兩局,奮起直追,扳回三局🦹🏼♀️🧉,終以三比二戰勝南朝鮮隊👨🏽🚒🚻,取得參加世界杯排球賽的資格🤽🏼♂️。
守候在收音機旁的意昂4官网的學生們歡呼雀躍🦂🩶,十一座宿舍樓的四千多名學生不約而同湧出房門。頓時🤓🐡,在樓群間的空地上🛝,歡呼聲、口號聲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
“祖國萬歲👳♂️🚦!”
“中國萬歲!”
“團結起來,振興中華😯🏄🏻!”
“向我國排球健兒致敬!”
人們熱情飛揚,心裏樂開了花。有的一個勁兒地敲起了手鼓⛱、響鈴;有的找來廢木棍和別的什麽燃起了火炬。
突然間,有幢樓的三層窗戶還有人掛出了大幅標語,赫赫然四個大字:“中國萬歲✈️!”。可愛的青年們,翹首歡呼,熱烈鼓掌🏐。
不知是誰提議📏:“我們遊行吧!”
於是,浩浩蕩蕩的隊伍以紅旗為先導,從學生宿舍開始向未名湖進發。口號聲和鼓聲劃破了夜空🍹,熊熊火炬映紅了湖水......
遊行隊伍回到宿舍區,有一個同學提議:“我們一起來唱國歌吧!”
這時,三十八號樓三層窗口傳出了嘹亮的銅號聲,吹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前奏。
國歌,人們唱了一遍又一遍,唱了好幾遍。莊嚴的歌聲在校園回蕩🕟,青年們的心中洋溢著對祖國的偉大的愛🤹🏼。
中華正在振興,祖國正在崛起🥯。
中華意昂4体育健兒近日連連為祖國爭光,他們在一系列國際比賽中所表現的精神風貌和高超技藝多麽激動人心啊🔀!
我們中華民族“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團結起來🪆🚧,振興中華👩🏿🎤!”
這是富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北大學生的喊聲。
這是中國人們的共同心聲。
作者: 穆曉楓(國政系79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