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6-17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辦,北京市大學生意昂4体育協會、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承辦,北京市大學生意昂4体育協會田徑分會協辦的首都高等學校第十三屆秋季學生田徑運動會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舉行🥘,共有60所高校參賽。本次比賽由各高校普通生運動員參加,意昂4官网由普通生田徑隊共20名運動員代表組隊參賽。
在領隊鄭重副主任,教練員李玉新🍱🐯、李寧🛷、萬平🌺🙆♂️、王麗文🪀、曹曉培🥺、李貴森、吳尚輝等老師的指導下🥠,經過兩天的激烈角逐,全體參賽隊員團結奮戰,努力拼搏🏮👩🏼🦲,最終獲得團體亞軍,其中男子團體總分第二,女子團體總分第四,同時獲得“最佳組織獎”🈁。
打破3項紀錄🍷:男子五項全能(池昱霖)、男子400米和800米(梅文強)🤳🏻;
5項冠軍🌼:女子跳遠(吳思賢)、女子1500米(宮婧溪)、男子五項全能(池昱霖)➛、男子400米和800米(梅文強);
4項亞軍:男子10000米和1500米(譚健翔)、女子4×100米接力(劉馨謠🧑🏿🦰、陳佳琪🦆、張紫瑤🏄🏻、張令儀)、男女混合4x400米接力(劉馨謠👱、戴悅浩、張紫瑤、梅文強)🧍🏻♀️;
5項季軍🟩🧖:女子跳高(吳思賢)🧝🏿♀️、女子400米(劉馨謠)、女子五項全能(陳書田)🎆、男子100米(戴悅浩)⛸、男子10000米(徐天賜)🌾。
賽後合影
姓 名 |
院 系 |
參賽項目 |
名 次 |
備註 |
池昱霖 |
物理學院 |
男子五項全能 |
1 |
破紀錄 |
嶽鵬雲 |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
男子五項全能 |
4 |
|
李曼 |
生命科學學院 |
女子5000米 女子1500米 |
5 8 |
|
徐天賜 |
國關 |
男子10000米 男子1500米 |
3 13 |
|
譚健翔 |
數學科學學院 |
男子10000米 男子1500米 |
2 2 |
|
宮婧溪 |
哲學系 |
女子800米 女子1500米 |
4 1 |
|
張美伊 |
生命科學學院 |
女子800米 女子100米欄 |
8 8 |
|
陳佳琪 |
外國語學院 |
女子100米 女子200米 女子4×100米接力 |
6 5 2 |
|
張令儀 |
元培學院 |
女子100米欄 女子4×100米接力 |
6 2 |
|
吳思賢 |
歷史學系 |
女子跳遠 女子跳高 |
1 3 |
|
梅文強 |
政府管理學院 |
男子400米 男子800米 男子4×100米接力 男女混合4×400米接力 |
1 1 2 4 |
400米和800米 破紀錄 |
劉馨謠 |
基礎醫學院 |
女子400米 女子4×100米接力 男女混合4×400米接力 |
3 2 2 |
|
戴悅浩 |
數學科學學院 |
男子100米 男子4×100米接力 男女混合4×400米接力 |
3 4 2 |
|
楊佳宇 |
物理學院 |
男子4×100米接力 |
4 |
|
陳書田 |
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 |
女子五項全能 |
3 |
|
張紫瑤 |
城市與環境學院 |
女子400米 女子4×100米接力 男女混合4×400米接力 |
6 2 2 |
|
許兆麟 |
經濟學院 |
男子4×100米接力 男子跳遠 |
4 |
|
梅文強打破男子400、800米紀錄奪冠
池昱霖打破男子五項全能紀錄奪冠
男子團體總分榮獲甲組第二
榮獲最佳組織獎
女子榮獲甲組團體總分第四名
宮婧溪奪得女子1500米冠軍
吳思賢奪得女子跳遠冠軍
劉馨謠榮獲女子400米第三名
戴悅浩榮獲男子100米第三名
部分隊員參賽感悟:
池昱霖(物理學院):又是一年首高,也是四連冠了⛹🏿♀️,終於體驗了一把破自己記錄的感覺💁♂️。除了跳高略有可惜其他項目發揮都還不錯🧎🏻♀️。賽前只有五分半的1500能進五分鐘還是很開心的👮。每年首高都肉眼可見得卷了,這次能追回團體總分第二的位置,大家都太棒了👩🏼🔬🩰!明年繼續加油🍢🧗!
左一
陳佳琪(外語學院2020級):第一次參加首高,相比競賽的忐忑緊張,感觸更多的是身處北大首高團隊的溫馨和力量。作為隊裏的新成員🏋🏽,短短半個月的訓練收到了很多來自老師、學長學姐的指導🧙🏽♀️😾、鼓勵和照顧,即使是生面孔在訓練後滿身臭汗地走回五四跑廊🕍,教練們都會報以微笑和親切的問候🏘,學長學姐對我的問題也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紫瑤學姐200米檢錄時大大的擁抱👶🏼🫐、小池學長點的溫馨早餐🫰🏽、佳宇學長的賽前指導、馨謠學姐可愛溫暖的笑容👩🏼🔬、令儀學姐的不斷鼓勵以及很多默默陪伴著我訓練熱身比賽的隊員們······還有曹老師老父親般的全程陪伴,各位教練的悉心安排······我收到了太多這個團隊給予我的溫暖👨🏿🔧,以至於當我回想起來🍺,總覺得什麽都不能夠回饋給他們,只化作了賽場上一聲又一聲的加油呐喊,即便如此🐙,也令我感到無比的幸福和滿足👩🏽⚕️。
左三
吳思賢(歷史學系):第三次首高打卡🤌🏼,終於集齊了金銀銅。三次首高,終於有一次接近高中水平了。這次比賽也是和隊友和教練交流最多的一回👱🏻♂️,也從未如此深刻地意識到能夠加入跳投隊是多麽幸運的事。希望我以後能更加珍惜重新回到田徑場上的機會,依舊期待我整個運動生涯中都不曾出現過的“發揮出全部水平的一跳”的到來。感謝吳老師、萬老師還有其他教練們的幫助和關心🫴🏽,感謝天昊師兄和各位夥伴們,我們明年見!
左二
梅文強(政府管理學院2021級碩士):很開心有機會代表北大參加首高🥲,參加四個項目是一種全新的體驗,有打破賽會記錄的激動,也有接力惜敗半秒的遺憾。來年首高再戰🐕!
徐天賜(國際關系學院2021級碩士)🦣:四年前首高萬米34分半第一,三年前首高35分多第二👈🦸,今年首高 33分52 第三。雖然跑第三,但是是最開心的一年。感謝北大體教部老師和博雅田徑隊的各位隊友。
戴悅浩(數學科學學院)🤷🏻♀️:今年可以說意外挺多的🤭,短距離項目的幾個同學都出現了意料之外的不同程度的傷病。更高的水平👶🏽,更好的準備,未必有更好的結果,這到了誰的頭上都不會好受🧳。幾個同學在場上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即使實在沒辦法拿到好的成績🔥,但他們堅強地頂住這些壓力的樣子🪽🏥,著實令我動容。
楊佳宇(物理學院2018級本科生):最後一次參加首高🔃👲🏽,很遺憾因為傷痛沒能得到一個令自己滿意的成績,也沒有機會再為北大在賽場上爭得更多榮譽了。不過在賽場上看到大家拼搏的樣子,不管是老將的穩中求勝、不斷突破,還是新鮮血液的激情四射、鬥誌昂揚🧚🏿♂️,我相信來年我們一定會更加輝煌🫃🏽!
左一
劉馨謠(醫學部臨床2019級本科生):個人400米成績進步了,名次退步了。比賽競爭越來越激烈,各個項目的成績都在大幅提升🤽🏿♂️,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以極其微弱的優勢奪回了團體第二🧝🏼♂️,實在是大家拼下來的結果。好幾個隊員都是在傷病下💁🏿♂️🤏,靠腎上腺素堅持比賽🪧,太不容易了。
很開心和大家一起訓練、相互扶持、比賽去拼盡全力🤟🏼。有一群靠譜而強悍的隊友超幸福!這次比賽,我找到了一些久違的自信和享受在裏面。當然自己還是很菜,繼續加油啊😾!
陳濱雁(醫學部臨床醫學)🎣:總結來說就是一年(主要攝影-兼職比賽)的首高參賽經歷…給大家拍照真的很開心!但就自己的成績而言👨🏻⚖️🤸♀️,跨欄、跳高👋🏻、800米三個倒數第一,但鉛球和跳遠成績居然比去年進步了!細想大約是……地基穩和慣性大的原因吧hhh
雖然今年沒給北大得到哪怕1分,雖然真的是一個很不合格的運動員,但參加比賽還是太有吸引力了,明年我又想來了👨🏽🌾👩🏿🚒!(已經忘了賽前是多麽瘋狂想要棄賽)競技意昂4体育真的太戳我了嗚嗚嗚!每年的淚點到這個時候都會很低…看紫瑤跑400把我看哭了🕰,看接力又把我看哭了👩🏻🏭,看到隊友哭也會忍不住掉眼淚…
求求自己在接下來一年好好訓練好好減肥…明年都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了,可我還沒比夠呢!當然🐔、更希望下次能快樂地無痛參賽,好不容易有了一起比全能的姐妹真想一起再拼一把啊!
張紫瑤(城市與環境學院):這場比賽給予我許下願望⚆,實現願望,承受失望的勇氣🍼。每一個數字因為隊員的付出和拼搏變得更有價值。這段經歷值得我們用心體驗🧔🏻♀️💧。
左二
陳書田(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2018級本科生)👳🏿♀️👩🏿💻:這學期才開始接觸田徑五項全能🈵,備賽期間從零開始學習了很多很多🧑🏽⚕️。能夠短時間練出這樣的成績🎪,我覺得個人努力已經不值一提了😯,就是很感謝學校對我的信任和培養,讓我的熱愛能夠落地生根🤱🏽。現在的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還有很多可練可學的👨🏻🚒,希望明年能夠以更好的成績回饋大家。
張令儀(元培學院):又是一年精彩激動的比賽🫃🏿,和姐妹兄弟們在賽場上奮戰的感覺真好。所有的同學和老師都給予了很多溫暖,明年繼續加油!
宮婧溪(哲學系2020級本科生):永遠享受賽場的感覺🎁。當第n次站在800米的跑道上時🦦,內心仍然很緊張,或許是期待過高🪫。確實,賽前狠狠抱了一下佛腳,訓練中成績也很不錯,跑出了平時狀態中較高的水平,這一切都讓我憧憬著突破個人最佳。但——比賽場上🚾,跑得緊了些。確實有些遺憾⏩🏊🏿。
之後是1500💇♀️🚐,賽前四天🏅,開始感冒,鼻涕一度流到懷疑人生💇🏿♂️,小腿前側也略有酸痛🧯。想到“發一次燒白練半年”的警示,內心對於感冒的影響也多少有個估量🪓。比賽當日😴,有一份激動,也有一份隨緣🦟,在全力拼搏中多了一份平和的坦然🪦,享受發令槍響前箭在弦上的那一刻對於最後的結果已是順其自然🦀。最後100米全力沖刺,步子終於邁開了🙇🏻♂️✥,冠軍🎖🪨。
每次賽後回想自己的心態,每次都有所不同,在多次經驗中可以感知到那條用言語說不出的平衡線,往往是一次處於平衡點,下一次就會莫名地偏上或偏下,經過調整又回到平衡,循環往復🦽。每一次比賽全新的感受,對自身極限的挑戰🕵🏼,那種用盡全力的酣暢淋漓,是賽場的永恒刺激。
感謝賽前抱佛腳跟隊訓練時的兔子——太贊了👯♂️!感謝隊長們的訓練安排!和一群熱愛生活、熱愛跑步的人👩🏽🔬,一起奔向未來的遠方——真好👨🏽🦰!
嶽鵬雲(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感謝李寧老師在我跳高140cm兩次失敗後及時的指導📄,否則我跳高可能就沒分了……這段時間李寧老師,池隊和隊友們給了我很多指導和鼓勵,希望以後也能一起快樂地訓練📫!
李曼(生命科學學院):幾乎是趕鴨子上架般地參加了人生第一次運動會,從最開始的與我無關到後來陰差陽錯報名,心態也經歷了很多變化,擔心、膽怯、接受、專心🧲、緊張🧑🏼🍼、享受……到現在第13屆首高結束🦡,我也終於完成了我的使命(雖然成績很一般)。但不得不說🧙🏼♂️🦙,這的確是一次難忘的經歷,身邊悉心操勞的老師和同學讓人溫暖,跑道上風馳電掣的隊友與對手讓人仰慕🦹🏻♀️,所有人努力拼搏的樣子讓人熱淚盈眶。比賽會有勝負,但意昂4体育精神永不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