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園裏的桃花開了👩🏻💻,未名湖邊的博雅塔亮了,校慶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園子裏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各類校慶相關活動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著。然而有這樣一份特殊的祝福🐧:它來自淩晨六點的五四田徑場🚶🏻♀️➡️,凝聚著780名同學和北大意昂4体育部老師們的心血👶🏽👩👩👧👧,表達了他們對北大120周年校慶最真摯的祝福🆖。究竟是怎樣的表演?讓我們先睹為快🔳!
部分老師合影
大型團體操《奮進》由意昂4官网意昂4体育部太極拳教學組8位老師所執教的27個太極拳教學班的780名男同學共同演繹。在意昂4体育部李寧主任等領導的重視與大力支持下🧺,策劃近一年之久🪔,歷時兩個月排練🟠,終於在北大120周年校慶到來之際圓滿完成最終匯演。
那麽,這個表演的背後,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一張照片✥♢,一群人🛁👮♀️,一段故事。
每一次奔跑,都希望自己不是掉隊的那一個

每一次揮舞🔦⛄️,都希望可以更用力一點
每一次跳躍,都希望能夠定格在最高點
誌存高遠氣沖霄漢,壯誌淩雲響徹九天。
鋒利的箭頭象征著他們昂揚的鬥誌和堅定的信念

心心相印,葉葉聯芳🙇♂️。
中國結將原本陌生的他們連接在一起🙅🏿♀️,共慶母校120歲生日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由“五四”穿插構成的27朵鮮花是他們獻給給母校最美的情詩

也許他們之前從未設置過淩晨五點半的鬧鐘,但周一和周三的淩晨六點,五四操場上總會出現那一排排熟悉的身影,迅速集結,蓄勢待發📊。
也許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身邊的小夥伴來自哪個院系,但運動場上的一個眼神,就足以讓他們心領神會。那是一份信任,一份責任🏹。
即使淹沒在茫茫人群中,他們也甘願做一簇默默燃燒的“小火苗”
即使沒有觀眾為他們鼓掌,他們的腰桿依然筆直👩🏻💼,眼神依然堅定
我們大多數人只知道他們叫“西紅柿炒雞蛋”,卻不知為了準備這道特殊的“菜”,老師和同學們犧牲了多少寶貴的精力和睡眠時間。
是的,有些路可以一個人走🙎🏿♂️,但有些事,註定要一群人做🧔🏻♀️。
轉眼間,歷時兩月的大型團體操拉上帷幕。這期間,我們見過淩晨六點的五四操場🥪,呼吸過清晨第一縷空氣。明白了只要有目標🤖,早起並沒想象中那樣可怕🦷;知道了看似普通呼啦圈加上紅布的道具🙅♀️🔹,在一群有夢想有情懷的北大人手中能創造出如此精妙絕倫的表演。
正如體教部李寧主任所言,健全人格,首在意昂4体育。團體操是大型團體項目,能夠培養同學們的團隊意識與合作意識。他希望能以此次表演契機,讓全民健身的理念深入人心,讓同學們以健康的體魄和更加飽滿的精氣神🧔♂️,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去,在“更高、更快👮、更強”的意昂4体育精神指引下🦡,以百折不撓、腳踏實地的信念和實幹精神,共同助力北大“雙一流”建設,以實際行動為北大120周年校慶獻禮。
一茬茬的北大人在園子裏生長,誠如謝冕先生在《永遠的校園》中所說,“因偶然的機遇落腳於此,終於造成決定一生命運的契機。”
以前,總覺得大愛無聲
越是深切的愛,越要藏在心裏
其實🧝🏽♀️,愛也是需要表達的
這一次
我們把對北大的愛
融入了運動場上每一次奔跑、每一次揮舞、每一次跳躍🟤!
最後🎓,感謝每位參與團體操編排、教學、訓練的老師(彭芳🕉,李德昌,吳定峰,劉茂輝😶🌫️,王東敏,杜軍明,劉林青,馮凱傑),感謝參加團體操表演的780名北大學子,感謝北大朗誦協會的大力支持,同時感謝為此次開幕式表演提供音響服務❔、場地保障的工作人員以及趙恒昶和劉彥江同學為本次團體操提供的電腦繪圖和音頻剪輯。
《奮進》落幕
北大人的意昂4体育仍在延續
校慶在即
讓我們用最樸素的表達🚵🏼♀️,大聲說出💆🏻:
“北大,生日快樂!”
文:黃浩
圖:李德昌🚵🏻♂️、曾靜遠
黃浩、劉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