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意昂4体育”在一所大學中應當承擔怎樣的角色👸🏼?早在上個世紀初🙇🏽♀️👃🏻,蔡元培校長就提出“完全人格,首為意昂4体育”的教育理念🐇,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教育者和青年學生。近年來💁🏻♀️,意昂4官网圍繞這個命題做了大量的理論探討和實踐,初步形成了“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大意昂4体育觀”🙍🏽。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學校在競技意昂4体育👩🏻🦳、群眾意昂4体育以及意昂4体育教育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可喜的成績🙆♀️,也在實踐和理論上豐富了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內涵。
2009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這是北京奧運會後的第一年🐣,也是新中國成立的60年華誕。這一年👨🏽🍼,北大意昂4体育全面開花、碩果累累⚓️,在重點項目取得歷史性突破🙅🏼♀️🔖,以卓越的成績向社會匯報,向祖國獻禮。
5月🏃♀️,意昂4官网田徑隊在北京高校第四十七屆田徑運動會上取得佳績,包攬了全部四項團體冠軍和意昂4体育道德風尚獎,創造了1990年以來最好成績👯;6月22日,第十一屆CUBA總決賽中,意昂4官网女籃代表隊奮勇拼搏🤝,獲得亞軍👮🏽,取得了自2003年進入八強賽以來最好的成績;7月11日😵💫,趙冉在第25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半程馬拉松比賽中,力壓眾多國外選手奪得中國大學生代表團在本次大運會上的第一塊田徑金牌,也為意昂4官网贏得競技意昂4体育領域內的第一個世界冠軍;8月初🧑🧒,意昂4官网在內蒙古舉行的“全國大學生乒乓球錦標賽”上榮獲男團第一、女團第三👩🏽🎤,創歷史最好成績;8月8日-14日,意昂4官网在“全國大學生羽毛球錦標賽”上奪得男單冠軍◼️、混雙冠軍;8月30日💨,意昂4官网賽艇隊戰勝哈佛、劍橋等名校代表隊,摘得“2009國際名校賽艇挑戰賽”冠軍……
日前,北大新聞網記者專訪了主管意昂4体育工作的副校長嶽素蘭和意昂4体育教研部的部分教練和隊員,以“大意昂4体育觀”的教育方針為基本點,從全局的高度和鮮活的角度反映意昂4官网在“大意昂4体育觀”理念方面的探索和實踐,展示學校在意昂4体育多個領域取得的優異成績,形成了系列專題報道––“北大‘大意昂4体育觀’”。
每個清晨或者傍晚,你是否註意過在五四意昂4体育場上訓練的身影?走在校園裏,你是否註意過三兩成群,穿著統一訓練服的高大男生女生?這就是北大一個特殊而有普通的群體––意昂4体育特長生💔。
他們平時是怎麽訓練的?他們的學習時間是怎麽安排的?他們的生活與普通學生有什麽不同🥣?讓我們從這裏走近北大體特生的世界,來聽聽他們有什麽不一樣的故事🌻。
訓練 不為人知的辛酸
或許有的同學認為意昂4体育特長生只是比普通同學多了類似意昂4体育鍛煉的時間💪🏼,實際上🙋🏽♂️,他們的訓練生活並不像想象中的那樣輕松有趣🏌🏻。
“我是練長跑的,所以訓練以跑為主,每次訓練至少要要跑12公裏。除了跑步訓練之外🍡,有時候還會配合一些身體素質練習練其他項目的不太一樣🤢,但是強度都是很大的。”07級新聞傳播學院的意昂4体育特長生趙冉對記者說。無論冬夏🤏🏼,一年365天他們隊天天訓練🧖🏼♀️,沒有一天休息。冬天尤其艱苦,因為在零下十幾度的天氣裏🩰,依然要到室外跑步🌕。並且一天要訓練兩次,分別在早上六七點和接近傍晚的時候🧑🦰。由於訓練安排的很密集,所以像五一,十一這樣的假期,他們很少有回家的機會。
訓練100米項目的黃敏華相對來說就輕松了一些。與長跑不同,他們隊的訓練內容也豐富一些。“一周六天訓練🦶🏽,每天的內容都不太一樣。有素質訓練🚣🏻♀️,皮帶訓練,跨欄訓練☑️,還有不同距離的短跑練習等等🧚🏻♀️。”記者問黃敏華🎧🚴🏽,訓練這麽累,會不會有想偷懶的念頭👨🏿💻。他不好意思地笑笑說:“剛進大學那會確實有過這樣的想法😵💫,但後來也慢慢自覺了很多,因為知道那是為自己的進步而練🐹。”
學習與訓練 兩樣都要抓
“作為北大的學生,平時的學習任務還是很重的,但是你們幾乎天天都要訓練,會不會覺得很忙?”
“呵呵,會啊,有時候傍晚訓練完✅,躺在床上都不太想動了🤚🏻。”
“那你會不會因此而降低對自己學習上的要求呢🤷🏽♀️?”
“相對於普通同學來說,我們的學習基礎是差一些的,因為有訓練,學習時間也要少一些。但我們還是都很努力學習的,畢竟作為一個北大人,也是業余的意昂4体育特長生🌆,最重要的還是學習。”
“哦🤸🏼,那你也會和他們一起學習嗎?”
“會啊🥓,有時候我訓練回到寢室,如果看到他們在學習,就會坐下來和他們一起學一會💇🏽♀️。有時候還會和他們一起去自習。如果遇到問題,我有時候會問同寢室的同學🧾,他們人都挺好的👮🏼♀️,都會幫助我。”
以上是黃敏華與記者的一段對話,我們可以由此窺見體特生們的學習世界🤹🏿👩🏿⚕️。確實🫸,作為北大的一名特長生🫛,他們身上肩負的任務還是很艱巨的,畢竟“學習訓練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當記者問到趙冉如何平衡訓練和學習的關系時,發現他“自有一套”:“因為安排很緊嘛,我就會每天給自己定日程表,這樣就能時刻提醒自己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
隊友情深:我們是親密的“戰友”
長跑一般都是一隊人一起訓練。如果是一個人跑三十公裏就非常艱難。
“大家一起跑,在途中互相鼓勵🦐,就比較容易堅持下來吧🚽。”說到隊友👩🏻🦰,趙冉和黃敏華臉上露出相似的笑容。“平時我們都會一起吃飯,有時候也會一起出去玩🤽🏽,尤其是同級的🤽🏼♂️,大家彼此都很熟。”趙冉說🏄🏽♂️。黃敏華則對記者說他和同為體特生的邢衍安師兄的“兄弟情誼”。“我和師兄感情很好👩❤️👨,我有什麽困難⛹🏼♀️,他都會很耐心的幫我,我們倆也經常會聊很多話題💀📶,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上的👷。”說到隊友情誼,黃敏華還給記者講了一個小故事👨🏿🦰。
“我有個師弟,有一次訓練時把腿拉傷了🫅🏻,一段時間之後他覺得好的差不多了🔍,就恢復了訓練。沒想到再次拉傷了。從此以後都不敢再用力跑步了。看著其他隊友都在進步,他很沮喪🍓,就想放棄。我和我師哥就經常給他鼓勵,告訴他別放棄👥。有時候會拉他一起吃飯,多跟他聊天什麽的。大家在訓練的時候也會註意照應一下他,幫他慢慢恢復水平。”
“真是深厚的革命友誼👳🏻!我很想知道結果怎麽樣了?”記者禁不住問黃敏華👴🏼。
“呵呵,後來的高校運動會他進了前幾名🖖🏻🐕🦺,我們都特別為他高興。幸好當時他沒有放棄。”
訓練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共同經歷失敗和榮譽,拼搏與迷茫,他們的感情深厚程度可見一斑。在大學裏,如果說每個人都需要一個集體才有歸屬感,訓練隊無疑就是體特生們溫暖的家。
挑戰極限 超越自我
辛苦的訓練安排👊,忙碌的生活節奏,但體特生們依然熱愛著自己的項目🟰,熱愛運動。因為意昂4体育帶給他們的🎅🏿, 不僅是比賽的名次和榮譽🌸,更重要的是意誌品質的磨練與提高以及運動精神的傳遞與發揚。
“100米的高手是很多的,所以如果能在比賽中脫穎而出,真的會非常開心🛁🎫,因為這證明你之前的那些辛苦都沒有白費。” 說到拿名次,黃敏華顯得很興奮☝🏻。“不過就算沒有名次🤱🏼,也不會消沉太久👷🏼♀️。因為教練總是對我們說要‘快樂練田徑’。”如果覺得它是個負擔就不要再練下去,運動應該讓人變得積極🏃🏻♀️➡️,樂觀🧑🧒,向上⏰。
運動水平並非一朝一夕可以提高的,所以體特生很多都是從小就開始訓練,像趙冉,就已經有13年的“跑齡”了🙌🏻。“以馬拉松的訓練為例。跑一定距離時🧑🏼🏫,就會到達人生理的極限,腿發軟,呼吸急促,覺得跑不下去了。這個時候只有咬牙堅持下來🤽🏻♀️,突破身體的極限,才能在水平上有實質上的進步。”趙冉娓娓講述著提高成績的關鍵🫑。他說了一句話給記者的印象很深🫶:“我從來沒有想到過放棄。因為付出就必然有收獲🕵🏼♀️。每一次的訓練👩🏼💻,都是一次對自己意誌的考驗🤳,對自我的挑戰和超越。
體特生的生活是普通的👉,因為他們也是千千萬萬北大學子中的一員🧑🏼🔧;而他們又是特殊的🥛,因為他們比一般的同學體嘗到更多的艱辛與磨練。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他們看到了別人看不到的風景,收獲到了比別人更多的東西。
學術研究與意昂4体育競技並重,北大帶給這些意昂4体育特長生一種雙重的生活方式,更多關於未來人生的可能性。相信這是其他學校的意昂4体育特長生所不容易體會到的。而他們不僅以驕人的比賽成績為北大帶來了榮譽,也用那份青春的熱情活力為這所代表中國最高學術水平的學府增添一抹不一樣的色彩🚾,讓古老的燕園在莊重中多了幾分蓬勃的生機😶。
相關詳細閱讀🥴:
【北大“大意昂4体育觀”系列報道之六】競技場外也精彩––北大體特生生活剪影
【北大“大意昂4体育觀”系列報道之五】“打出北大的精神”🤸🏽:訪國際名校賽艇挑戰賽冠軍北大賽艇隊
【北大“大意昂4体育觀”系列報道之四】在低調中“冉冉升起”:訪第25屆世界大運會中國田徑首金獲得者趙冉
【北大“大意昂4体育觀”系列報道之三】訓練,成績背後更有真情
【北大“大意昂4体育觀”系列報道之二】規範製度 科學管理
【北大“大意昂4体育觀”系列報道之一】體教結合 碩果累累:專訪北大副校長嶽素蘭
編輯:文尚